在术中,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术者,可以盲穿打到一定的结构,比如说直接打到股骨大转子,这是经验。

但是要固定点打到一个孔里面去,而且这个孔还是随机的,这就不是经验能够做得到的了。

这种操作,如同是卖油翁的神技也不为过。

隔离室内,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发出。

但周成并未因为这些声音就有所起伏,而是继续说:“因为骨折线在第一次透视的时候,十分平整,因此,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先把内固定器械固定。”

“可能会让斜行骨折斜行短缩移位,最后导致手术失败,这也是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内固定这一步,比较掣肘的地方。”

“斜行骨折的时候,要相当注意到这一点。”

“可我们若是横穿先横行固定,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斜行存在滑动,而且滑动的趋势很大。

周成继续道:“斜行骨折,单纯的克氏针平行固定,无法达到固定效果,所以我们最好还要加内固定,内固定器械是四方固定,我刚刚已经让上下两端的中间连接在了一起。”

“此刻,再打开内固定的伞蕈固定装置,就不会再导致骨折的偏倚了,而且术前的手法复位就极好,因此,这属于加压固定。”

“这是借用了加压螺钉的原理在内。”

周成一边说,一边把伞蕈内固定装置的伞架撑开,刺入到了骨髓内腔!

“这是第二道固定装置,这是防止一定程度地前后左右错位,因为这是多轴向固定,在完全撑开状态下,正好可以布满骨髓腔。”

“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加用外套的钢丝捆扎固定,以防止侧方移位,这是借用了髌骨骨折钢丝捆扎固定的理念。”

说完,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周成就又再透视了一次。

这回透视完,景观星便长长叹了一口气:“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小周这手术做得好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

在众人都能理解,能够找得到参考对象的情况下,再结合利用,这就是推陈出新。

有既往大家都熟悉的内固定方式作为参考解析,一切自然而然。

加压螺钉、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捆扎内固定,熟悉吗?再熟悉不过了,这是经典的术式,经过了历史多次的验证的。

“是啊,这些术式,这些理论,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见,小周这是真的把这些东西都吃透了,才能够旁征侧引。”

“小周对知识系统的掌握程度,已经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胡线和也如此说。

接着,他又道:“甚至于我们课题组目前即将进行的课题,依旧如此。”

说到这,胡线和就盯着周成看。

自己那个傻学生,智商没问题,但是被周成拿捏得死死的,这是让他过不了味儿的。

周成自知,自己是有利用了余横的嫌疑,但也于心无愧,那是余横自己提出来的,他只是给了一定的助力而已。

但终究还是占了便宜,不卖乖:“谢谢胡老师,谢谢景教授夸奖。”

“手术做到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可以结束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要多加一步,钢丝捆扎!”

周成接着转移了话题:“若是患者术后可以静养的话?但是如果还是需要早期下床活动,那么,尽量地把固定做好,就是必须的事情。”

手术后,要早起活动,必须要有绝对的固定,否则的话,手术又不是玩笑,哪里能够这么快地就去参加什么活动?

郑主任闻言就开口道:“辛苦小周医生你了,如果不是你的话,那么今天,我可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每一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都是惊心动魄的,恐怕是无法再重复了。”

薛修德摇了摇头:“郑主任,这种手术,还是不要再重复了吧。”

医学不容炫技,不管是薛修德,还是景观星,乃至周成,第一次看到这个病例,首选的治疗方案,仍然是十分稳妥的传统治疗方式。

追求美观与追求质量比,无疑是医疗的质量更为重要。

若非是郑主任自己暗中助力,再加上病人自己有特殊的要求,这一台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就不该正式开展。

想这么多办法,你以为不是耗费脑子的事情么?

郑主任也是个老油条了,自然是听懂了薛修德意思:“薛教授,下次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这台手术的思路,虽然是借鉴了许多以往的手术,但是操作难度之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是功亏一篑,即便是成功,病人自己还要承担各种风险。

郑主任虽然是自己扛住了风险,但若是这老先生真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对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推广,是很大的阻碍。

如今这局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能够找出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式的限制与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