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学生入校了(第1/2页)
章节报错
吃过午餐,稍作休息之后,宁海燕和田英带着大家,去往食为天大厦隔壁的英才学校。
原本计划是安排李红根等人参观食为天的,结果他们关心孩子,决定先到学校,把孩子们安排妥当再说。
靠山屯的孩子,有四个要进英才中学,三个上幼儿园,剩下都是小学生。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太正常,但和靠山屯的实际情况有关。
靠山屯算是山区,生活条件较差,又是多民族聚集在一起,所以动员适龄孩子上学,是老大难问题。
即便孩子上了学,读完小学,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许多家长便会让孩子离开学校,开始跟着大人一起务农。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据说靠山屯应该上中学的孩子有十几个,结果明知道到首都读书,所有费用全免,连吃饭都不用花钱,但这次来首都上中学的,也只有四个人而已。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是暂时的,随着大青山开发项目的不断进行,山民们迟早会有经济能力和意识,让孩子们多读书的。
英才的三所学校挨在一起,大家过来前,田英给几位校领导都打了电话,现在老师们都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新生入校呢。
现在正值暑假,小学只有一部分学生在校,中学要到九月一日才正式开学,靠山屯的四位孩子,成为了第一批入住英才中校的学生。
孙大海今年也要入学了,他便主动陪着四名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走进了英才中学。
校长谭良德和初中部主任林燕华老师都在等着他们的到来。这四个学生都是初中生,二个和孙大海一样,要上初一了,另外两个准备上初二。
高中生的年龄都是15岁以上,在靠山屯已经算是壮劳力,现在读高中的,整个屯都没有一个,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李红根的闺女李娜,今年要读初三了。
因为英才中学不招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所以李娜今年仍然留在龙省读书。
几名学生拿着英才教育基金开出的招生函,在教务处办理入学手续。孙大海全程旁观,并和林老师一起,回答家长们的问题。
四个学生办理好各种手续之后,开始领各种东西。夏季校服两套、床上用品、洗漱用具、文具、餐具,还有校规以及其它一些文字资料。
东西很多,学生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把东西全放回到了寝室,并开始整理。
整个过程中,林老师都在告诫学生家长,不要帮助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学生必须要尽快适应,否则以后在校生活会更困难。
靠山屯的几名学生现在就入校,其实是很有好处的。文字资料中有关于勤工俭学的项目,打扫卫生和帮助其他新生完成入学便是其中一项。
林老师特别叮嘱大家,尽快把这些内容搞明白,两天后学校便开始正式接收学生了,到时他们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开始为自己挣生活费了。
明天还会有几名同学提前入学,他们是来自几所福利院的孤儿。学校让他们提前入学,也是在照顾他们,可以早点熟悉学校,并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勤工俭学。
学校特意留出一半的伙食费要学生承担,正是希望他们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这部分费用,并为自己增加一些零花钱。
学校设计了许多方式,可以让学生挣到钱,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入学手续都完成了,家长和学生们在林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并到后面的体育场转了一圈。室内几家场馆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学校的体育老师教会他们之后,才对他们开放。
一大圈转下来,天都快黑了。家长们与靠山屯的其他客人,被安排在不远处的一家招待所住,所以不着急过去。
晚饭是在学校吃的,因为人少,所以现在英才中学的家长、学生和老师,都集中在英才小学的食堂用餐。
在小学食堂理,孙大海找到了孙圆圆几个,他们那边也已经安顿好了。二小在那里已经上了一年学,他们对学校和各种手续的熟悉程度,要比孙大海强多了。
学校食堂的晚餐也很丰盛,光是一道红烧排骨,就让孩子们看得直流口水。冬瓜汆丸子做法简单,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许多不太吃肉的女生,都喜欢这道家常菜。
鲜蘑肉片、青椒肉丝、虾皮炒小白菜、西红柿炒鸡蛋,几道简单的菜品,营养搭配还是非常合理的。
学校食堂每日饭菜与职工餐厅还是有区别的。为了防止肠胃不适或者其它意外,学生食堂不会出现凉菜,同时也不会给学生们做刺多的淡水鱼吃。
学校食堂在正常情况下,午餐和晚餐都是四道菜,周日和假期是三道菜,每餐最少要有一道硬菜。
传统节日、庆典或特殊情况,食堂会额外加菜,今天就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是六道菜。
对于学生来说,在饭菜管饱的情况下,每餐菜品数量不宜过多,那样会诱发学生挑食和偏食,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