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李穆这个都指挥使,也不是都司衙门的人,实际上,整个都司衙门,是沈毅一个人在负责。

好在现在都司衙门草创,还没有完全落成,就连五卫也都没有落成,因此虽然编制空缺太多,倒也不至于无法运转。

沈毅一个人,就可以遥控五卫以及五个市舶司的建设。

等到今年,五卫拱卫五个市舶司,五个市舶司养活五卫的格局基本上落成之后,到时候填充都司衙门,就是皇帝需要费心的事情了。

不过那时候,大概率还是让李穆在这里挂着都指挥使的头衔,由沈毅来拟订未来几年沿海都司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沿海都司的发展方向非常简单。

无非就是在各自驻守的地方练兵,训练出五个抗倭军这种强度的卫所。

到时候,朝廷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两万五千人规模的水师!

到了这个数目,即便是放眼整个大陈,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了,有一天皇帝想要动赵阀的时候,这股力量自然会派上大用场。

或者说,等沿海五个都司彻底成型,说不定就是皇帝要对赵阀动手的时候了!

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又很难办的事情。

沿海都司的这股力量,只能说是这个计划中的一环,想要彻底拿掉赵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绝非是一个沿海都司的兵力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那么简单。

不过这都是将来的事情了。

这个庞大的计划,是沈毅当年跟皇帝提起的。

现在,这两个年轻人,正在一点一点的慢慢完成这个计划。

不过,真到了那一天,整个大陈朝廷将会面对六十年来最大的危机与动荡,皇帝能不能狠下心来干成这件事,以及有没有足够的手段,尽量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压到最小。

这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不过这件事情,憋在沈毅心里已经好几年了,他在东南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当年在皇帝面前吹下的牛皮。

因为憋了很久,所以他刚才甚至差点跟薛威说了这件事。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只是略微暗示了一两句。

毕竟这种朝堂大事,跟薛威这种人说来没有半点用处……

沈毅在琅岐镇送薛威出征之后,又在琅岐镇抗倭军营帐里,住了三天时间,这三天,沈毅主要是决定一些福州卫驻地应该如何建设的问题。

三天之后,沈毅跟刘明远千户交待好了琅岐镇的事情之后,骑上了自己的坐骑,离开了琅岐镇。

因为福州城那里,巡抚程廷知,已经找了他两天了。

而且在信里,还让他带一些福州卫到福州去。

多半是撑场子用的。

琅岐镇距离福州主城并不是很远,只有百余里,骑马的话,也就大半天时间就能赶回福州去,因为程廷知要沈毅带人回去,沈毅就带了一百骑,跟随自己返回福州。

抗倭军……或者是原抗倭军骑兵的配置,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原来的五千抗倭军,就只有五百个骑卒。

沈毅基本上已经把福州卫的骑卒,统统带在身边,跟随自己一起返回福州了。

除了一百个骑卒之外,沈毅还另外调了二百步卒,让他们在次日赶到福州。

骑马的速度很快,沈毅是早上出发的,到下午未时,便进了福州城,到了福州之后,沈毅没有去别的地方,直奔巡抚衙门,进了巡抚衙门之后,沈毅很顺利的在巡抚衙门的书房里,见到了程廷知。

此时,孙复已经离开福建数日,程家人也已经搬进了巡抚衙门居住。

见到了程廷知之后,沈毅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中丞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唤我回福州?”

程廷知站了起来,拱手还礼道:“沈学士。”

他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沉声道:“福建,尤其是福州的这些官员,沆瀣一气!”

“前些日子抓了杜仲,三法司的人都还没有说把他槛送京师,这福州城里的大小官员,包括三司衙门的人,竟然都到我巡抚衙门里来,要程某领衔上书朝廷,为杜仲陈情!”

程廷知闷哼了一声,咬牙道:“那杜仲贪腐,纵容子侄的证据,还是从我这里……”

沈毅闻言,微微摇头,打断了程廷知的话:“中丞,话到这里就行了,当心隔墙有耳。”

“这巡抚衙门的下人,都让我给辞了。”

程廷知气喘吁吁道:“没有人敢偷听咱们说话。”

沈毅无奈苦笑:“中丞得罪人的本事,真是羚羊挂角,这些巡抚衙门的下人,防着一些也就是了,辞了他们,当心有些小人记恨在心。”

“忌惮他们,便不来福州了。”

程廷知看向沈毅,问道:“沈学士,福州卫的兵马,你带回来了没有?臬司衙门的官兵,已经不听我使唤了,程某需要一些人手……”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问道:“难道三法司的人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