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的结构很简单,只要光线足够,走廊里看所有教室都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搞鬼的可能,案件侦破有些陷入了僵局。

中午的时候付远卓终于把上个学年所有出现在黑板上的画收集齐全,发给了成默,成默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看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打算先去沈老师的宿舍和她稍微聊一下,刚好今天是沈老师给他开小灶的时间。

付远卓和颜亦童问成默去哪,成默借口说以后每周二和每周四要到校外做身体检查,不能吃饭,付远卓和颜亦童也没有怀疑。

搪塞过去之后,成默在学校里绕了个圈子,直奔沈老师的宿舍……

十幅画

老师们的宿舍是老校办公室改的,位于教学楼的正后方,在地理位置上和食堂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成默从教学楼出来,不绕路,直接走主干道去教师宿舍,大概只需要三、四分钟,实际上比去食堂还稍微近那么一点点。

不过成默此刻走的不是也能够与食堂相连的主干道,而是另一侧比较远的林中小路,需要的时间要长不少。

此刻正是饭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绝大多数不是在食堂,就是在去往校外餐厅的路上。因此通往教室宿舍的竹林小路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丛丛翠绿笔直的龙头竹在清风中摇晃。

成默走在青砖铺成的窄道上,几经蜿蜒便走到了环绕整个校园的主干道上,横穿过水泥路那边就是有些年月的红砖楼,这种楼房在八九十年代十分常见,但日至今日,城市日新月异,加上02年的时候发改委与建设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用三至五年时间取消红砖,于是这种原本在华夏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建筑便销声匿迹了。

但长雅的这栋红砖楼却因为藏在校园深处得以幸免,实际上这栋民国改良西洋风格的三层楼,整幢内外都垒砌了一种叫做“清水”的红砖,颜色和普通红砖楼是有很大区别,加上圆拱门和镶嵌着白色大理石装饰的方柱,让人瞬间有回到了抗战时期的错觉。

成默走近梧桐树林掩映中的红色小楼,斑驳的墙砖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山虎,正中红砖砌成的拱门上还雕刻有五角星浮雕,进入拱门是一条通透的长廊,门都是刷着白漆的百叶门,漂亮的像是一些古早的南洋庄园。

成默辨别了一下方向,向左走去,一直走到了走廊的尽头,看到了刻着101数字的铜制门牌,便站在白色的百叶双开门前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

须臾之后,百叶门开了一道缝,闪现出了沈幼乙巧笑倩兮的面容,随后是一声温柔的低语,“来了!”

成默“嗯”了一声,沈幼乙便拉开了门,微笑着说道:“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开动了。”

成默走进了沈幼乙的宿舍,不如这栋小楼的外表雅致,房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装修,红棕色的木地板上布满了磨痕,屋顶挂着的是一盏长长的日光灯,很有年代感。门侧则是白色的实木衣柜,房间的左右各摆着一张挂着白色蚊帐的木床,床脚边则是书桌。

此刻有房间右侧的书桌上摆满了茶色的木质盒子,盒子里面盛满了五颜六色的食物,有金枪鱼沙拉,有金枪鱼鸡蛋卷,有水煮鱼糕、有虾仁炒青豆,蜜汁秋刀鱼还有牛肉饼以及一碗浮着冰块的酸梅汤……

每一种食物的量都不是很多,但不论颜色还是形状都搭配的美轮美奂,垒在质感很强的木头饭盒里,漂亮精致的像是餐厅的广告画。

沈幼乙拖开了方正的米色木头椅子,“先喝一碗酸梅汤,开下胃,我昨天晚上就开始泡茶,煮乌梅和山楂,弄了好几个小时才弄好。”

成默坐在了椅子上,端起了白瓷碗,苋红色的酸梅汤上还飘着点点新鲜的桂花,里面还有纱布包裹着的茶包,馥郁的桂花香味混合着淡淡的梅子味,让人垂涎。

成默抿了一口,便觉得这是他喝过的最好喝的饮料了。

沈幼乙抚着裙子坐在了成默的对面,稍稍有些担心的问:“怎么样?西姐的手艺可还行?”

成默将碗放下,“我已经找不到语言形容了,但我记得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顿了一下成默轻声念诵:“‘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如果叫我来说大概就是: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沈幼乙又夹了一块浅黄色的金枪鱼鸡蛋卷放在成默面前的茶色木碗里,“真有这么好吗?我读书的时候在京城,学校附近有家小吃店里的酸梅汤就是这么做的,我研究了好久才摸索出大概的做法……这还是第一次做给其他人喝,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你千万别怕得罪我,实话实说就好,万一下次我做给别人喝,丢了脸,可要怪你!”

“西姐,你知道的,我一般很少用这种半文半白的句式,但这碗酸梅汤,虽然是很寻常大众的饮品,偏偏让我觉得很典雅很文艺范,要是用很直白的话去描叙,感觉不是那么个味,所以我也忍不住稍稍酸一酸……”

沈幼乙轻笑着说道:“听你这么说,我感觉我都可以去开个小店去谋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