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血线(第1/2页)
章节报错
话分两面,这厢照月正等着殷晴答复。
忽闻她哎呀一声,殷晴用手抓住脖子,白皙脖颈之上,一圈细如发丝的红线,拴着一片银叶子,那红线像活了似的,正一点点收拢,卡住她的喉咙,殷晴脸色霎时间变得通红,她叫一句: “好疼。”
照月大惊:“这是什么——”
她拔剑,欲要挑开那圈圈收紧的红线。
却听远方,隐隐传来几许笛声,那笛声悠扬婉曲,初听朗朗入耳,再一细听,只觉得指尖传来阵阵麻痹之意,她握剑的手控制不住的细微颤抖。
“怎会?!”
殷晴脸色涨红,她捂住脖子,眼中流露出一丝惊恐:“照月,不要听,是他来了!”
这个他是何人,不必挑明。
照月却是心底一沉,倒不是她怕打不过,明着来倒好说,只是听闻蛊门甚少与人正面交手,一向喜欢玩阴的,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个燕归可比不得殷彧等人。
还是小心为妙。
照月捂住一耳,盘腿而坐,凝神定气,方调动内力,汇经丹田而流转,护住心脉用于抵御魔音侵袭,随及握紧了手中剑,只等来人。
“不必紧张,有我在。”
殷晴从怀中掏出那柄刻有他小字的匕首。
她忍着疼意,缓缓抚过刀柄处隽秀的“不恕”二字。
她想起她头一回喊这两个字,他心满意足的笑,想起他将这匕首与红绳所系的银叶交给她时,郑重又耍赖地让她答应他。
永远不会取下来。
殷晴咬牙,不可不舍,不可犹豫。
她用刀尖欲将脖颈上的红线挑开,在接触到刀刃的一刹那间,那红线却又停止了动静,只一圈圈发着烫,她尝试数次,那红线却有莫名韧性,任她如何使劲,始终难以割断。
她后知后觉地忆起燕归给她带上这圈红线时令她琢摸不透的眼神,心底一阵后怕与失落。
她初时还以为这不过是什么苗疆习俗,寻常定情信物罢了,未曾想他到底还是给她下蛊了,至于是何蛊,却无从知晓。
想来大概也只是用来约束她行动的罢,那又何必让她答应呢?他不是早知凭她取不下来!害方才她还白白不舍一番!
而他似乎也早就预料到她会离他而去,一切都不过在他的算计之中。
殷晴眼圈泛着红,她只得停手,稍缓了一会儿,断断续续道:“咳……戌、戌时一刻,我与人有约,江上会有船只接应,若他寻来,只需拖过半个时辰,莫要,莫要与之缠斗……速战速决即可。”
她到底还是怕的,只是这怕的是落入虎口自身难保,还是怕他被正道为难,谁又能说清?
照月几乎气笑,这是从哪儿寻来的活菩萨?小命都在人手上,这会子尽还顾着关心他:“你自后门离去,我有分寸。”
殷晴心绪复杂,又是担忧,又是惊惧地看着照月:“你千万小心,他不好对付。”
“嗬!”照月付之一笑,曲指一弹剑:“莫要小瞧我,想带你走,得先问问我手中的剑同不同意!”
霁月剑似有感应,一声清铮回响。
“我自然知晓你厉害,只是他……”殷晴幽幽叹息,虽欢喜他不假,但历经数月相处,燕归是何种狼戾不仁的性子,她比谁都清楚:“蛊门恶名远扬,你当真不怕吗?”
“怕?”照月似听了天大的笑话,仰天哈哈一笑:“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怕过谁。”
“你且去等船,若我未至,切记先行而去,不必久等。”照月怕她挂念,又道:“你放心,我尚有冤债在身,若不亲自洗刷,必不甘心,定不会白白折在这儿。”
殷晴怔怔望着她,有几分失神,照月自有一番少年意气的侠义心肠,不过数面之交,萍水相逢的情谊,便能得她如此出手相救,殷晴心底感激不已。
片刻她缓缓笑开,点头:“嗯,我相信你!”
没有理由,殷晴就是相信,相信她这样恣意洒脱的人儿,无论置于何种险境,她都能潇潇洒洒,置之死地而后生。
道谢之言自不必多说,又连连叮嘱她当心再当心,才转身离去。
殷晴不知,她身上的红线收得有多紧,燕归那便有多紧,直至勒出细细的血线。
手腕上的疼痛令他清醒一分,倒不是真有多痛,比之情蛊噬心,差之千里。
只是……想到红线尚存于她纤弱易折的脖颈之间,他到底不忍下重手,只默然吹笛,放缓了力道。
红线为情蛊所炼鲜血而化,无论她所在天涯海角,他都能寻得到她。
笛声逐渐逼近,窗门被风浪拍打,飒飒作响。
燕归随着红线指引,在门前站定。
仅一门之隔,人未进,却有风呼啸而过,一道剑气猛然破窗而来,直取他面门。
他闪躲不及,只得横笛一档,退出数丈开外。
提剑之人是个女子,燕归颇为意外地看她一眼,却觉分外眼熟。